摘要

目的 探讨深圳市光明区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现状及其对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调查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深圳市光明区公明、合水口和上村社区的253名产后父亲,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家庭适应性和凝聚力量表(FACES)进行调查,分析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结果 新生儿父亲的EPDS问卷回收率为94.5%,FACES问卷回收率为91.3%。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的EPDS筛查阳性率为10%。两组新生儿父亲平均每周工作时间、经济压力、性格、孕期抑郁/焦虑情绪、孕期上孕妇学校或学习育儿知识和喂养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压力非常大(β=1.484,OR=4.411,95%CI:1.873~10.387),每周工作时间较短(β=1.469,OR=4.344,95%CI=1.268-14.875),性格(β=2.562,OR=12.965,95%CI:1.737~96.777),孕期是否上孕妇学校或学习育儿知识(β=1.732,OR=5.602,95%CI:1.151~27.277)是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新生儿父亲凝聚度、分离度、过度亲密度、混乱度、沟通度、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新生儿父亲抑郁发生率较高,新生儿父亲性格内向、工作时间较短、孕期未上孕妇学校或者学习育儿知识是其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经济压力一般是产后抑郁的保护因素;父亲在配偶怀孕期间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小孩喂养方式与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发生相关。

  • 单位
    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