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2种不同输血方式在不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中的预后。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各种择期手术老年患者80例, 使用电脑数字随机分为两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 年龄(64.82±2.71)岁, 为开放性输血, 红细胞输注时机为血红蛋白(Hb)<100 g/L;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 年龄(65.67±3.39)岁, 为限制性输血, 输血时机为Hb<70 g/L。记录并比较手术前(T0)、手术结束时刻(T1)、术后1 d(T2)及术后7 d(T3)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及有效性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T0时, 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Hb、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及肌酐(Crea)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T3时, 观察组MAP、HR、PT-INR及Crea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观察组Hb水平为(81.50±12.17)g/L、(101.60±8.33)g/L、(117.45±18.23)g/L,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9.00±11.23)g/L、(125.33±9.34)g/L、(136.50±25.55)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0时, 两组患者脑动脉血氧含量(CaO2)、脑氧摄取率(CEO2)、乳酸(Lac)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T3时, 观察组CaO2、CEO2、Lac指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3时, 观察组MMSE评分为(24.04±1.91)分、(27.32±2.14)分,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81±2.48)分、(23.51±2.31)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8±0.26)U、5.00%(2/40), 均低于对照组(3.17±0.83)U、15.00%(6/4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老年择期手术患者进行限制性输血, 能有效平衡脑氧代谢水平, 维持患者循环稳定, 并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