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保存的血小板的代谢情况及功能变化

作者:王洁; 周炜鑫; 江灵; 梁思敏; 杨冬梅; 杨莉; 杨倩; 黄远帅*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9, 27(06): 2003-2008.
DOI:10.19746/j.cnki.issn1009-2137.2019.06.048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4℃冷藏保存和22℃振荡保存的血小板的代谢情况及功能差异,为制定冷藏保存血小板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对4℃冷藏保存的血小板和22℃振荡保存的血小板于保存时间点d 2、4、6、11、15和21取样,检测不同保存条件下的血小板各代谢指标以及血栓弹力图(TEG)。结果:4℃保存<6 d时,血小板的p H、PO2、PCO2、MPV、GLU值均无明显变化(P> 0. 05),Plt数降低,PDW和LDH升高(P <0. 05);而22℃保存<6 d时,仅血小板的MPV值无明显变化(P> 0. 05); p H、PCO2、GLU、Plt降低,PO2、LDH、PDW升高(P <0. 05)。同一保存期内,PO2、p H、Plt、MPV、LDH、GLU在2组间比较均有差异,4℃保存的血小板p H值、MPV明显低于22℃保存的血小板,而GLU、PO2、LDH和Plt明显高于22℃保存的血小板(P <0. 05)。从d 15开始,4℃保存的血小板的PCO2检测不出,Plt计数也突然迅速降低。在功能方面,随着保存期延长,4℃保存的血小板MA值降低不明显,而22℃保存的血小板MA值降低明显,且同一保存期内4℃保存的血小板的MA值高于22℃保存的血小板。结论:4℃保存的血小板比22℃振荡保存的血小板代谢慢,且同一保存期内,4℃保存的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强于22℃保存的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