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群发性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事故特征。方法运用工作场所现场调查、空气监测、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等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临床资料分析,阐明2017年东莞市某电子厂一起群发性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事故致病途径和发病特征。结果该公司玻壳车间员工共计87人,血铅检出浓度范围为103.15755.70μg/L,中位数为364.0μg/L。超过诊断值水平(>600μg/L)4例,超过生物接触限值水平(400600μg/L)24例,共计5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尘)接触水平为<0.0010.022 mg/m3。其余车间408名员工(对照)血铅检出浓度范围为26.91184.23μg/L,中位数为53.82μg/L;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尘)接触水平为<0.001 mg/m3。玻壳车间员工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其余车间(P<0.01),玻壳车间不同岗位、工龄员工血铅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在不同性别员工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壳车间员工该种作业和接触方式下血铅水平逐年升高,接触9年后基本维持在生物接触限值水平。结论玻壳车间员工为涉铅作业,是一起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低于接触限值,经口摄入致群发性职业性铅中毒,主要为用人单位个人卫生管理缺失,经消化道摄入导致群发性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事故。
-
单位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