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建立稳定、可行的兔脑血管搭桥模型,为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实验工具。方法将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D组,各8只。4组分别给予仅行麻醉及解剖术不行血管搭桥,自体面动、静脉吻合后4、8、12周行面动脉颈-内动脉搭桥术。建模前,成功建模后1、2、3个月由另2名实验员评估动物活动能力,脑血管造影评估血管情况。结果各组均成功建模,兔均存活,与A组比较,B、C、D组活动能力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均逐步恢复,在术后第3个月,A、D组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面动脉-颈内动脉搭桥后,各观察时间点复查造影显示B、C、D组均较A组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D组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全脑血管均通畅。结论采用动物面动脉-颈内动脉搭桥具有成功率高、稳定可行的特点,是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研究和干预的较理想模型。

  • 单位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