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外源性丝氨酸或甘氨酸对体外高硒培养的肝细胞内硒蛋白和内源性丝氨酸合成与代谢酶表达的影响及其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以L02细胞为干预对象,实验分为抑制实验与剂量-反应实验。抑制实验中设置空白对照组、高硒(SeMet)对照组、丝氨酸对照组和高硒+丝氨酸干预组。其中,SeMet和丝氨酸的浓度均为0.05μmol/L,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剂量-反应实验中,SeMet的浓度为0.05μmol/L,丝氨酸或甘氨酸的干预浓度梯度均为0、0.05、0.1、0.5、1、5、10、50、100和500μmol/L。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裂解液中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 PHGDH)、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1(serine hydroxymethyltransferase 1,SHMT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以及硒蛋白P(selenoprotein P,SELENOP)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lutathione peroxidase 1,GPX1)的表达水平。结果 (1)抑制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的L02细胞内硒蛋白(GPX1和SELENOP)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而与高硒对照组L02细胞内PHGDH高表达相比,高硒+丝氨酸干预组的PHGDH、SHMT1和MTHFR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2)剂量-反应实验中,L02细胞内PHGDH表达均随着丝氨酸和甘氨酸浓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而其他代谢酶(SHMT1和MTHFR)蛋白表达均未呈现类似趋势。结论 外源性补充丝氨酸,可以直接反馈抑制高硒培养的肝细胞中糖酵解旁路——丝氨酸从头合成通路之关键酶的过表达,减少内源性丝氨酸合成;外源性添加的甘氨酸则可以通过在肝细胞内直接转化为内源性丝氨酸,达到类似效果。
-
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