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体内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模型和体外细胞实验。大鼠模型部分:将60只SPF级雄性大鼠, 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 1周后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30只)和模型组(30只), 分别灌胃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68 mg/kg和溶媒(生理盐水), 每日1次, 共4周。最后1次给药后24 h, 超声心动图检查大鼠左心室心功能、光镜下观察左心室病理变化, 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定量分析心肌纤维化程度。体外细胞实验部分:制备同样品种幼鼠心脏的心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 分为模型组、AngⅡ组、LBQ657(脑啡肽酶抑制剂)组和valsartan组、LCZ696组, 用3H-亮氨酸掺入法和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心肌细胞肥大及纤维化程度。结果用药前两组大鼠左心室功能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用药4周后, 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大鼠的左心室舒张期末直径及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显著小于模型组[(9.73±0.26 )mm比(10.52±0.21)mm, P<0.05, (0.19±0.03)ml比(0.31±0.02)ml, 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模型组[(60.17±2.18)%比(47.16±5.14)%,P<0.01]。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大鼠梗死区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低于模型组, 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大鼠非梗死区及梗死区周边的心肌纤维化面积小于模型组[非梗死区:(4.0±0.1)%比(6.1±0.8)%, P<0.001;梗死区周边:(15.7±0.8)%比(23.8±1.2)%, P<0.001]。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实验见:valsartan组心肌成纤维细胞3H-脯氨酸渗入量低于Ang Ⅱ组[(152.77±8.46)CPM比(221.87±13.41)CPM, P<0.01], 心肌细胞3H-亮氨酸渗入量低于Ang Ⅱ组[(113.47±2.33)CPM比(127.65±2.38)CPM, P<0.01], LBQ657组心肌细胞3H-亮氨酸渗入量低于Ang Ⅱ组[(119.78±2.98)CPM比(127.65±2.38) CPM, P<0.05], 联合应用能进一步减轻心肌肥大与纤维化(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缓解心梗后心肌重塑及心功能障碍,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AngⅡ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及心肌纤维化有关。
-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