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屈光状态弱视患儿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胶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80例弱视患儿(342只眼)。所有患儿均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应用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涂抹眼部,佩戴矫正眼镜,采用后像、光栅训练及多频红光闪烁法刺激视网膜黄斑部位椎体,增强视觉发育,并同时进行遮盖疗法和精细目练习。根据屈光类型将患儿分为混合散光组[58例患儿(114只眼)]、近视组[22例患儿(37只眼)]及远视组[100例患儿(191只眼)];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学龄前组[106例患儿(198只眼)]与学龄组[74例患儿(144只眼)];根据弱视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组[85例患儿(176只眼)]、中度组[78例患儿(147只眼)]与重度组[17例患儿(19只眼)]。比较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180例弱视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8.0%(301/342)。与近视组比较,混合散光组与远视组总有效率提高;与远视组比较,混合散光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与学龄组比较,学龄前组患儿总有效率提高[92.4%(183/198)比77.1%(111/144),χ2=16.262,P<0.01]。与重度组比较,轻度组与中度组总有效率提高(P<0.05);与中度组比较,轻度组患者总有效率提高(P<0.05)。结论 弱视患儿屈光不正的治疗效果与弱视程度、患儿年龄与弱视类型密切相关,轻度弱视患儿、学龄前期弱视患儿及远视性患儿的疗效更好。
-
单位胶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