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甲申之变,明朝国亡。面对这一时代巨变,大量蜀地士大夫以诗言志,反映了巴蜀之地士大夫的政治节操与生存状态:忠贞、隐居与著书立说。诗歌是明清易代之际士大夫表达政治、文化心声情感的主要载体,这一时期的川籍士人的诗歌集中反映了本土诗人忠贞报国与殉国、流寓与思归、战乱书写与伤时感世的生存状态及其艰难力学、为国存史的可贵追求。同时,这一时期的川籍士大夫在文学、学术上有重要建树,折射出巴蜀地区知识阶层在明清易代巨变中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