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疏水改性促进煤系黏土矿物沉降的机理及试验研究

作者:郭月亭; 李志红*; 刘爱荣; 薛中华; 杨宏丽; 高建川; 郝波
来源:煤炭转化, 2023, 46(03): 100-107.
DOI:10.19726/j.cnki.ebcc.202303010

摘要

针对选煤厂高泥化煤泥水难沉降的现状,以煤系黏土矿物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分别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配合使用后黏土矿物沉降规律,并通过聚团影像观测、XPS分析、润湿热和接触角测定及Zeta电位试验,半定量分析了PAM分别与DTAB、CTAB配合使用,促进黏土矿物沉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TAB和CTAB的添加能够促进黏土矿物颗粒生成大聚团,进而提高黏土矿物颗粒初始沉降速度,并大幅度降低上清液浊度,且CTAB作用效果优于DTAB作用效果;当CTAB用量为1 800 g/t、PAM用量为80 g/t时,矿物质悬浮液沉降效果较好,对应矿物颗粒初始沉降速度为43.32 m/h,浊度值为76 NTU,沉淀物高度为19 mm,聚团直径最大约为2.6 mm;通过XPS及矿物表面润湿性测试,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矿物表面作用,活性剂带正电荷的亲水基朝向带负电荷的矿物颗粒表面,通过“电中和”作用降低矿物颗粒表面负电位,使矿物颗粒间静电斥力减小,同时,活性剂疏水基脱离矿物颗粒表面定向排列,罩盖矿物颗粒表面含氧基团而增加矿物颗粒表面含碳基团含量,使矿物颗粒表面的润湿热绝对值减小及接触角增加,改变了矿物颗粒表面疏水性,促进了矿物颗粒疏水聚团,从而使矿物颗粒更易聚集沉降;CTAB的烷基链较DTAB的烷基链更长,故CTAB对矿物颗粒表面疏水改性的能力更强,CTAB作用后黏土矿物的沉降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