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DNA甲基化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表观遗传修饰,在哺乳动物中,这种在胞嘧啶的嘧啶环第五位碳原子上添加一个甲基集团的修饰方式主要存在于CG二核苷酸(CpG)富集区,从而关闭众多基因的表达活性且能稳定遗传[1]。哺乳动物体内CpG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①以甲基化状态散在分布于DNA中;②以非甲基化状态高度聚集于启动子部位或第一外显子区[2]。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催化下,甲基由s-腺苷甲硫氨酸(SAM)转移到5′-CpG-3′的C上生成5 mC的过程是得到广泛认可的,然而,作为表观遗传学的一个基本问题,DNA主动去甲基化的机制却并不清晰,切除修复、脱氨作用等被动去甲基化模式均不能解释全基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