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非生物型人工肝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97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分为血浆置换(PE)组50例、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PEF)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肝功能、血氨、血肌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EF组好转率为76.5%(36/47),高于PE组的56.0%(2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8,P=0.032);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PE组和PEF组TBil(t=3.746,3.826;P=0.000,0.000)、ALT(t=5.123,4.881;P=0.000,0.000)、AMMO(t=2.802,6.996;P=0.006,0.000)、INR(t=1.996,2.038;P=0.049,0.044)、Cr(t=2.187,4.802;P=0.031、0.000)均显著降低,ALB显著升高(t=2.300,3.065;P=0.024,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EF组AMMO和Cr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1,2.152;P=0.037,0.034);3与PEF治疗后比较,PEF组TNF-α、IL-6、IL-10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2,2.234,2.339;P=0.047,0.027,0.021)。结论 PE更适用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早期治疗;而PEF不仅可以明显改善该类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在清除血氨、血肌酐和炎性因子方面疗效更优,更适合中期肝衰竭的治疗。

  • 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