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阳核电站位于山东青岛、烟台、威海三大城市之间。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并预留两台扩建场地,是世界首批三代核电项目,也是山东省单体投资最大的清洁能源项目、首个开工建设并建成投运的核电站。一期工程1、2号机组作为国家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单台额定容量为1253MW,已分别于2018年10月22日、2019年1月9日投入商运。商运一年来,两台机组持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在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国防科工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按照国家电投的战略部署,2018年起山东核电积极同山东省、市地方政府共同研究和探讨在山东地区布局、建设核能清洁供暖项目的可行性,实现了当年完成立项、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运。2019年11月15日,海阳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入商运,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启了核能综合利用新纪元。那么,核能供热是什么原理?该项目的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如何?推广前景如何?山东核电在核能供热及核能综合利用方面未来又有何长远规划和打算?《中国核电》就此采访山东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