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都非常重视“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是阅读的基础目标,也是深入理解的先决条件,没有优质的“整体感知”,就不可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部分教师对“整体感知”内涵的理解存在问题。从学习成效看,学生初读文本时产生的“感知”往往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并没有达到整体性。解决以上问题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将“整体感知”的内涵界定为初读时的思维目标,生成文本大概内容的整体性认识;二是厘清达到“整体感知”的认知规律及策略,并按“整体感知”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

  • 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