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旨在展现艺术史在效果法则和对客体的理解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何研究艺术感知,即"何处"的问题。今天,关于历史距离的旧的解释学问题已经被地理挑战(即地理距离带来的挑战)所替代。不仅观看者的旅行范围更广了,而且艺术品本身(即诠释的客体)所处的语境也在不断变化。由于观看者所处的现有语境往往不同于作品产生的原初语境,因而他或她总是从"他者"的角度看待作品。在本文中,作者探讨了当代艺术及新的理解框架。作为一种参照系,新的理解框架将观看者的自身位置与遥远的地方联系起来,从而在唤醒观看者对艺术作品的期望方面变得更加复杂。那些暗指一种普遍主义艺术语言的概念(如神经科学)不得不与艺术家和观众对具体和差异的需求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