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标记VWF73底物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试验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璐萍; 苏健; 韩悦; 马珍妮; 阮长耿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 33(9): 761-762.
DOI: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2.09.018

摘要

血管性血发病因子(VWF)裂解蛋白酶(ADAMTS13)是体内重要的金属蛋白酶,它可以作用于VWF的A2区域,将血浆中具有高黏附性的超大分子VWF(UL-VWF)裂解为黏附性较低的小分子VWF,防止血小板过度黏附聚集而导致微血栓形成[1-2].血浆ADAMTSl3活性缺乏可以导致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IP)的发生[3],ADAMTS13活性检测对于TTP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血浆ADAMTS13活性检测有残余胶原结合试验、ELISA法、胍-盐酸(或尿素)变性或经涡旋后加入ADAMTSl3反应后测定酶切等多种方法[4].这些检测方法大多操作复杂,耗时较长,对技术条件要求较高.我们利用荧光标记VWF73底物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试验(FRETS-VWF73荧光试验)检测18例TTP患者血浆ADAMTS13活性,并与残余胶原结合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估其在TTP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 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