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五苓散合当归补血汤治疗骨折四肢肿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武汉市蔡甸区中医医院就诊的150例骨折四肢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五苓散合当归补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四肢肿胀程度、临近关节活动度评分],骨代谢指标水平[骨钙素(BG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痂生长情况[骨痂密度、骨痂量、骨痂边缘、断端边缘生长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四肢肿胀程度和临近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四肢肿胀程度和临近关节活动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四肢肿胀程度和临近关节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GP、ALP、PICP、BMP-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GP、ALP、PICP、BMP-2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GP、ALP、PICP、BMP-2水平比较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痂密度、骨痂量、骨痂边缘、断端边缘生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痂密度、骨痂量、骨痂边缘、断端边缘生长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痂密度、骨痂量、骨痂边缘、断端边缘生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70/75)高于对照组81.33%(6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骨折四肢肿胀患者五苓散合当归补血汤治疗可有效减轻肿胀、疼痛症状,改善骨代谢水平并促进骨痂生长,有利于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