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左心耳流速、左房前后径及血清生物学标记物,探讨其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的诊断意义。方法:入选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NVAF患者,通过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血栓组和血栓组,并测量左心耳流速,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的左房前后径及左室射血分数。计算CHA2DS2-VASc评分,检测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及脑钠肽前体。结果:①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及CHA2DS2-VASc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血栓组患者左心耳流速减慢、左房前后径增大、LVEF减低(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耳流速、左房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在左心房血栓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③血栓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脑钠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高于无血栓组。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耳流速(OR=0.83,95%CI:0.78~10.87,P<0.001)、左房前后径(OR=1.09,95%CI:1.00~1.18,P=0.044)是左心房血栓诊断的重要指标。当左心耳流速截点值为25.5 cm/s时,诊断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45%,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左心耳流速联合左房前后径诊断左心房血栓形成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在二者基础上联合D-二聚体及脑钠肽前体诊断左心房血栓形成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结论:左心耳流速减慢在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左心耳流速联合左心房前后径及血清D-二聚体、脑钠肽前体,提高了对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的诊断能力,其敏感性及有效性增加。
-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