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术前D二聚体在肾嗜酸细胞腺瘤(RO)和肾嫌色细胞癌(Ch-RC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罕少见肾脏肿瘤患者共47例, 根据术后病理分为RO组(15例)和Ch-RCC组(32例),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前血液学指标的差异, 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D二聚体对RO和Ch-RCC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h-RCC组和RO组患者性别(χ2=0.41, P=0.522)、年龄(t=0.50, P=0.618)、高血压(χ2<0.01, P=0.994)、糖尿病(P=0.541)、吸烟史(χ2=1.67, P=0.196)及肿瘤侧别(χ2=0.67, P=0.4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h-RCC组患者术前D二聚体水平[0.47(0.29, 0.77)μg/ml]显著高于RO组[0.21(0.19, 0.27)μg/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44, P<0.001);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t=-1.61, P=0.116)、血小板(t=0.26, P=0.800)、白细胞(t=0.10, P=0.921)、中性粒细胞(t=-0.87, P=0.390)、淋巴细胞(Z=0.82, P=0.418)、单核细胞(Z=1.43, P=0.15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Z=0.09, P=0.927)、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t=0.42, P=0.676)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Z=-0.96, P=0.3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 术前D二聚体临界值为0.78 μg/ml时, 鉴别诊断RO和Ch-RCC的AUC为0.90(95%CI为0.82~0.99, P<0.001), 敏感性为0.78, 特异性为1.00。结论 Ch-RCC患者术前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 其对于术前鉴别RO及Ch-RCC具有较高价值。
-
单位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