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与间作对滇池流域红壤上大豆生长及磷累积的影响

作者:王硕; 张仕颖; 史静; 谷林静; 张乃明; 柳斌; 夏运生
来源:作物杂志, 2015, (06): 106-111.
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15.06.018

摘要

为了探讨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大豆生长及磷吸收累积的影响,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对不同AMF处理[不接种(NM)、接种Glomus mosseae(GM)、接种Glomus etunicatum(GE)]与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塑料布分隔)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根系侵染率GM-根系不分隔处理最高。与NM处理相比,无论何种根系分隔方式,GM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大豆的株高及其植株生物量,并明显增加了大豆地上部磷含量及磷吸收量;GE处理也明显增加了大豆植株生物量和株高并显著增加了根系磷吸收量。无论何种AMF处理,大豆根系磷吸收量均以尼龙网分隔处理显著高于塑料布分隔处理,明显高于不分隔处理。所有复合处理中,大豆地上部磷含量和磷吸收量、根系磷吸收效率均是GM-根系塑料布分隔处理最高。可见,在滇池流域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区通过GM-根系塑料布分隔处理可以有效促进大豆地上部磷的迁移累积,进而改善其生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