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检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R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体外培养小鼠阴道上皮细胞的局部免疫及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比较致病白假丝酵母菌的侵袭性差异。方法采用DispaseⅡ、胰酶分步消化法,EpiLife培养基体外培养原代小鼠阴道上皮细胞,细胞传代后分别与VVC、RVVC致病菌共培养,ELISA法检测IL-8、TNF-α、IL-4水平,以扫描电镜观察比较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R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表现出比VVC致病菌更强的黏附性、穿透性、破坏性。RVVC组在12、24、48h的培养液中,IL-8水平均高于VVC组(P<0.05);TNF-α水平在24、48h高于VVC组(P<0.05),而IL-4水平与VV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培养时间的增加,VVC、RVVC组中IL-8、TNF-α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 R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表现出了比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更强的侵袭性,引起了更剧烈的阴道局部免疫功能变化,同时激发出了上皮细胞对致病菌更明显的抗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