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出土的文书简牍,已达二三十万枚之巨,对战国秦汉历史的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然而,文书简的性质和特点与传世文献迥异,仅仅重视与利用简文记载,不足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而应将之视为具有考古属性的出土文物进行整理、刊布和研究。本文从文书学与考古学的角度,对文书简研究的取径与方法进行了深入反思,主张将文书简的物质形态和文本形态、出土地和出土遗址的功能区划、簿籍名称、簿籍性质、遗留机构、弃置过程等问题,都纳入分析视野。如此处理,方能充分发挥文书简的价值。当然,若要做到这一程度,现阶段的考古发掘和整理刊布工作也需要再上台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