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期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与微生物组成关联分析

作者:张恒; 袁莉*; 高艳; 王佩; 吴晓康
来源:中国性科学, 2018, 27(08): 136-139.
DOI:10.3969/j.issn.1672-1993.2018.08.041

摘要

目的:探索高危型HPV感染的阴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与无HPV感染的不同。方法:纳入HPV阳性人数48人,阴性人数50人,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扩增测定阴道中常见的15种微生物的相对丰度,采用Metastats方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根据阴道微生物菌群中的优势菌种可以将菌群结构分为CSTⅠ、Ⅱ、Ⅲ、Ⅳ四种菌型,HPV阳性人群的菌型结构与阴性人群不同(χ2=28. 569,P <0.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主要变化为以惰性乳酸杆菌为主的Ⅲ型比例降低而以非乳酸杆菌为主的Ⅳ型比例增多。Metastat组间差异分析表明HPV阳性组惰性乳酸杆菌相对丰度下降,加德纳杆菌、布鲁杆菌、人型支原体、解脲脲原体以及无乳链球菌的相对丰度上升(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成分分析结果亦提示,两组人群阴道常见15种微生物组成有显著差别。结论:育龄期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与其生殖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之间具有联系,应进一步开展微生物组学研究,阐明HPV与阴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为HPV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