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修复坐骨神经挤压伤

作者:朱亚琼; 金壮; 汪靖; 方杰; 李超超; 胡永强; 田晓琦; 张颖; 宋青; 王月香*; 罗渝昆*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0): 3196-3201.

摘要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富含影响肌腱、韧带、肌肉和骨愈合的生长因子,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富血小板血浆激活后释放的分子可调节周围神经早期炎症、激活许旺细胞、促进巨噬细胞极化及阻止胶原纤维的增生,成为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驱动力。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富血小板血浆注射修复坐骨神经挤压伤的价值。方法:将28只新西兰大白兔(北京隆安动物繁殖中心提供)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正常组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后直接缝合;对照组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模型;单频次注射组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模型,术后24 h于超声引导下在损伤神经周围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多频次注射组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模型,术后24h于超声引导下在损伤神经周围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此后第3,5周各注射1次。术后12周,进行再生神经的组织学、形态学评价及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湿质量恢复与组织学检测。实验经解放军总医院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批准(2015-x10-02)。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比较,单频次与多频次注射组再生轴突NF-200、S100染色累积吸光度值明显升高(P均<0.05);多频次注射组二者累积吸光度值高于单频次注射组(P均<0.05),但仍低于正常组(P均<0.05);(2)与对照组比较,单频次与多频次注射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及髓鞘厚度明显增加(P均<0.05);多频次注射组3指标多于单频次注射组(P均<0.05),但仍低于正常组(P均<0.05);(3)与对照组比较,单频次与多频次注射组肌肉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P均<0.05);多频次注射组两指标多于单频次注射组(P均<0.05),但仍少于正常组(P均<0.05);(4)结果表明,超声引导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多频次注射治疗坐骨神经挤压伤具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