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著名英国诗人兰德1849年在他74岁生日写下了这首《我不与人争》的小诗,并将其作为他的终生墓志铭,反映了他淡泊宁静的人生哲学。杨绛先生翻译了这首诗歌,也在自己书籍的序中及其他书中多次谈及这首诗歌。本文以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即"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作为基础,结合钱钟书"化境"论和闻一多诗歌"三美"理论对这首诗歌的三种翻译版本,从词汇、句法、篇章和文体对等角度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主要"动态对等",才能将原文内涵文化体现在目的语的使用中,强化原文意境的精准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