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168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4例)和观察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乏力、恶心、腹胀、纳差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免疫球蛋白(IgG)、γ-球蛋白(γ-GLO)、C-反应蛋白(CRP)等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等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及水肿、血压上升、腹痛、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乏力、恶心、腹胀、纳差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LT、AST、ALP、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gG、γ-GLO、CRP等免疫学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CⅢ、Ⅳ-C、LN、HA等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水肿、血压上升、腹痛、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2.62%,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免疫学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单位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