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自体心包行主动脉瓣瓣叶扩大成形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疾病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6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术的26例主动脉瓣疾病(狭窄或关闭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 收集近中期随访时资料, 比较术前和术后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主动脉瓣下反流面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关指标, 并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扩大成形术的近中期疗效。结果 26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 术后随访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病例, 随访时间(22.96±6.45)个月。术后近中期主动脉瓣狭窄或狭窄合并轻中度关闭不全患儿中与术前主动脉瓣跨瓣压差比较, 术后1个月(t=7.85, P<0.05)、6个月(t=6.43, P<0.05)、1年(t=6.16, P<0.05)、2年(t=4.22,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主动脉瓣狭窄9例患儿随访结果, 术前舒张期主动脉瓣反流面积(8.87±3.57) cm2, 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和2年主动脉瓣反流面积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5、5.13、6.62、5.41, 均P<0.05);26例患儿术前LVEDV(89.42±45.89) mL, 术后6个月降至(63.54±27.61) mL(t=3.89, P<0.05) , 术后1年降至(53.61±20.20) mL(t=4.67, P<0.05), 术后2年(64.39±17.78) mL(t=3.58, P<0.05), 左心压力和容量减小, 增大的心脏缩小, 心脏几何形态恢复;26例患儿术前LVEF(61.65±9.67)%, 术后6个月升至(67.88±4.69)%(t=3.68, P<0.05), 术后1年升至(68.62±4.46)%(t=4.01, P<0.05), 术后2年升至(67.55±3.09)%(t=3.01, P<0.05), 心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应用自体心包主动脉瓣瓣叶扩大成形术后近中期疗效良好, 可避免或延缓儿童主动脉瓣置换术。
-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