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应用。方法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手显微外科自2012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管通路类型分为2组:头静脉-桡动脉AVF(桡-头AVF组,n=161)、尺动脉-贵要静脉AVF(尺-贵要AVF组,n=32)。通过查询住院病历、门诊记录、随访记录,通过血管通路(AV)前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DUS)等检查,观察和记录记录的患者内瘘成熟、功能障碍、管腔狭窄等信息。结果在纳入的193例中,92例(47.7%)在AV建立前使用中心静脉插管(CVC)进行血液透析,平均使用时间为134.8±66.2 d。两组在年龄、性别、血压、实验室检查、ESRD病因和伴发疾病方面没有显著差异;14例(7.4%)放弃VA,21例(10.8%)因各种原因死亡;28例(14.7%)因静脉瘘管失功不能使用VA,其中13例(6.8%)接受二次或改良手术。桡-头AVF组和尺-贵要AVF组在上述数据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VF术后并发症分别为血栓、血肿形成、感染、动脉瘤形成、管腔狭窄和静脉瘤样扩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在建立AV后的各种原因的死亡以及导致AVF失败或弃用的相关因素涉及到年龄、外周血管疾病、桡动脉直径有关,但与手术方式选择无关。结论 AVF安全有效,并发症低;医生可根据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