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改建C57BL/6新生小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模型,为深入探讨NEC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2日龄C57BL/6新生小鼠随机分为NEC模型组(36只)和对照组(11只),NEC模型组给予100%氮气90s+4℃10min+脂多糖7mg/kg干预建模,对照组仅予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间生长发育、肠道大体及病理差异,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mRNA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评估肠道细胞迁移和自我更新,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凋亡和增殖。Nadler标准病理评分≥3分定义为NEC样肠道损伤。结果 NEC模型组24 h之内死亡1只,48 h存活率为81%,72h存活率为69%。对照组存活率为100%。NEC模型组和对照组实验前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24h、48h和72h,模型组平均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新生小鼠活动减少甚者完全静止,对刺激反应欠佳或无反应;而对照组生长发育良好[临床评分:对照组中位数=0(0~1),NEC模型组中位数=7(3~12),P<0.01]。NEC模型组肠道标本表现为全肠段或部分肠段不同程度扩张和肠壁积气,严重者呈串珠样;以回盲部及其近端病变更为严重[肠道评分:对照组中位数=0(0~1);NEC模型组中位数=4(1~6),P<0.01],镜下肠绒毛病变明显,Nadler标准病理评分≥3分20例,成模率为71%(20/28)。与对照组相比,NEC模型组细胞增殖减少(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5),细胞迁移距离缩短(P<0.05),炎症相关基因ICAM、CXCL-1、CXCL-2表达上调,肠道干细胞Lgr5表达下降。结论本研究成功改建C57BL/6新生小鼠NEC模型,模型简洁高效、稳定可重复,能用于NEC的进一步研究。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