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和甲襞微循环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7月~2022年2月收治的T2DM患者20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归纳分析其分布特征,探讨中医辨证与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及甲襞微循环的关系。结果:200例T2DM患者临床以气阴两虚证(占比达47.00%)较为常见,其次为阴虚热盛证(占比为20.00%)、湿热困脾证(占比为17.50%),临床以阴阳两虚证(占比为9.50%)和血络瘀阻证(占比为6.00%)较为少见。阴阳两虚证和血络瘀阻证患者的年龄最大,病程最长,而阴虚热盛证患者年龄最小,湿热困脾证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最高。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和血络瘀阻证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形态积分、流态积分高于其他3种证型患者,空腹C肽、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及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低于其他3种证型患者,而甲襞微循环袢周状态积分高于阴虚热盛证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热盛证患者HOMA-β高于其他4种证型患者,且气阴两虚证和湿热困脾证患者的HOMA-β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以气阴两虚证多见,而阴阳两虚证和血络瘀阻证相对少见,但临床上阴阳两虚证和血络瘀阻证病程较长,年龄较大,病情较重,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和甲襞微循环的恶化。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上海市浦东医院;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