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个体化导管消融策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比较其与常规2C3L消融策略的差异性。方法选自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的8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按照消融策略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个体化方法,n=40)和对照组(2C3L方法,n=40)。研究组消融策略:首先完成双侧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然后根据左心房电压基质标测结果进行个体化消融。对照组消融策略:完成双侧CPVI后,逐步完成顶部线、二尖瓣峡部和三尖瓣峡部的线性消融。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手术时间[(96.3±12.9)min对(144.1±36.7)min,P<0.001]、消融时间[(37.2±9.0)min对(51.8:±12.0)min,P<0.001]和X线曝光时间[(11.9±4.1)min对(16.2±50)min,P<0.001]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随访(24±5)个月,单次消融后两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5%对60.0%,P=0.89)。结论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个体化消融策略的消融成功率与2C3L策略相似,但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更少。
-
单位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