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6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MM患者82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病情分为A组(沙利度胺)35例,B组(沙利度胺+硼替佐米)4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反应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B组治疗后第2、4周总反应率分别为51.1%、85.1%,明显高于A组的28.6%、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低于B组的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的B2微球蛋白(β2-GM)、M蛋白和MM浆细胞数分别为(2 231.37±0.29)μg/L、(20.36±9.45)%、(11.32±5.35)%,均明显低于A组的(4 265.34±0.16)μg/L、(32.95±0.29)%和(23.83±6.77)%,而血红蛋白(82.25±13.76)g/L显著高于A组(76.41±14.3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的血沉、血尿酸、血钙离子分别为(74.04±30.11)mm/h、(289.12±137.18)mmol/L和(2.31±0.26)mmol/L,均低于A组的(91.32±33.52)mm/h、(351.55±139.34)mmol/L和(2.55±4.37)mmol/L,而总蛋白水平(84.86±10.2)g/L高于A组的(80.05±16.3)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获得较好的中短期临床疗效,可减少沙利度胺和硼替佐米的单独使用剂量,但该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于维持、巩固治疗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