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扶贫标签是为促进贫困地区增产增收而为其农产品打造的特殊标识,通过传导“道德属性”或“公益属性”引导有扶贫观念的消费者进行消费。该研究对河南省消费者对扶贫标签农产品的购买行为进行研究,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差异性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质量下扶贫标签农产品若没有突出优势,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并不乐观。同时受居住地的影响,长期居住在农村的消费者对扶贫标签农产品认知情况和个体排斥有显著差异。在消费扶贫措施中,缺少消费者的直接参与,应完善和便利消费者的购买途径,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
-
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