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边地区典型超低排放燃煤机组颗粒物特征研究

作者:刘更生; 李军状*; 李小龙; 关凯; 张建永; 滕农; 吴寒珺
来源: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2, 38(02): 128-134.
DOI:10.19944/j.eptep.1674-8069.2022.02.008

摘要

深入研究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燃煤颗粒物源排放特征、细化源排放信息,对于首都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圈内外标准测试方法开展的实测,从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浓度和粒径分布等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典型超低排放后机组颗粒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超低排放改造后,该燃煤机组所排放可过滤颗粒物(Filterable Particulate Matter, FPM)和可凝结颗粒物(Condensable Particulate Matter, CPM)质量浓度处于同一数量级,数量占比基本保持在1∶1;FPM中有机物占比24.5%,CPM中有机物占比为8.0%;结合FPM膜提取液、CPM冷凝液中pH值,本研究进行了FPM和CPM阴离子摩尔浓度与阳离子摩尔浓度相对偏差计算,结果分别为15.38%和-5.45%;进行了离子浓度与质量浓度相对偏差计算,FPM中9种水溶性离子与FPM无机物质量之间相对偏差为5.20%,CPM中9种水溶性离子与CPM无机物质量之间相对偏差为29.47%,证明无论是离子浓度与质量浓度之间,还是阴阳离子摩尔浓度之间,相对偏差均未超过±30%,测试结果是可靠的;超低排放后该燃煤机组排放烟气中SO42-在水溶性离子中占据主导地位;除了SO42-,FPM中Cl-占比较大;相对于总颗粒物TPM,PM10占比达90.5%;在PM10中,PM2.5占比达89.5%;在PM2.5中,PM1占比达53.2%。这表明燃煤机组经超低排放后,所排放颗粒物粒径大部分在10μm以内,颗粒物粒径向着小粒径方向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