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雷公藤(TWHF)"异病同治"肝炎、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共同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搜集雷公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可视化"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和PubMed等数据库搜集疾病的相关靶点,并与雷公藤作用靶点整合。构建共有靶点PPI网络,构建可视化"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模型。结果:雷公藤活性成分与三种疾病的共有靶点共69个,GO富集分析提示,在雷公藤作用下生物因子高度活化,抑制相关促炎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的作用可能是"异病同治"的关键机制。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雷公藤与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相关。雷公藤中关键活性成分(如山萘酚、β-谷固醇、雷公藤甲素、诺比列汀、豆甾醇)的潜在靶标可能是TNF、AKT1、VEGFA、CXCL8、PTGS2等。结论:雷公藤很可能通过TNF、AKT1、VEGFA、CXCL8、PTGS2等靶点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发挥"异病同治"的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