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笔者分别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对1992—2021年奶牛乳房炎研究外文文献发表量、发表国家、发表机构、作者、期刊、热门学科、关键词,以及中文文献发表量、发表机构、作者、期刊、关键词和基金项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炎研究从1999年开始有外文文献记录,发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美国的文献发表量一直领先,中国、德国、巴西和加拿大的文献发表量也较多。在外文文献发表量排名前20位的全球机构中,多数机构来自于欧美国家,康奈尔大学、圭尔夫大学和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分别位居世界第1,2,3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位居世界第14位;外文文献发表量排名前3位的国内机构依次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文文献发表量排名前10位的作者大多来自于欧美国家的高校,H.W. Barkema、Y.H. Schukken和S.De Vliegher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排名前10位的中国作者大多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Han B.、Zhang Y.、Gao J.为排名前3位的中国作者。在刊载奶牛乳房炎研究的国际期刊中,《Journal of Dairy Science》一直稳居榜首,排名2,3,4位的依次为《Veterinary Microbiology》《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Journal of Dairy Research》;排名前10位的国际期刊均来自美国、荷兰、英国和法国,其中荷兰期刊数量最多,美国期刊的总引用频次最高。兽医学(veterinary science)、农业(agriculture)和食品科学技术(food science technology)是奶牛乳房炎研究领域主要的热门学科。奶牛乳房炎研究外文文献的关键词包括“奶牛(dairy cow)”“抗菌素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tylococcus aureus)”“临床乳房炎(clinical mastitis)”“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等15个集群。1992—2021年,中文文献发表量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中文文献发表量排名第1位的国内机构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然后依次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扬州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排名前5位的作者分别为李宏胜、李新圃、罗金印、王旭荣和杨峰,均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在刊载奶牛乳房炎研究的中文期刊中,《中国奶牛》一直稳居榜首,排名2,3,4位的依次为《黑龙江畜牧兽医》《现代畜牧科技》《畜牧兽医科技信息》。在中文文献中,“奶牛乳房炎”“乳房炎”“奶牛乳腺炎”“奶牛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的频次较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对我国奶牛乳房炎研究起到主要支撑作用;而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作为省级项目,也给予奶牛乳房炎研究大量的资助。说明虽然我国奶牛乳房炎研究紧随国际的步伐,但是亟需提升我国期刊在国际中的影响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