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间市场从一开始时就没有采取西方那种“场外模式”,而是采取了更为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加强监管改革之后的市场组织模式,这使我国银行间市场在衍生品发展上具有制度优势。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利率波动加大、信用打破刚兑,资产负债结构中有大量利率、信用等基础产品的商业银行和其他市场各方,对利率、信用等衍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由此驱动近年来我国衍生品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