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凝血标志物与炎性因子联合检测在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肺癌术后进行静脉置管的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血栓栓塞患者33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血栓栓塞的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分析其对肺癌术后发生血栓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PT、APTT、TT、FIB、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M、TAT、PIC、t-PAIC、D-D、FD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TAT、PIC、t-PAIC、D-D、FDP、CRP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栓塞的AUC分别为0.685、0.751、0.762、0.755、0.785、0.717、0.763、0.871,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检测凝血标志物和炎性因子对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栓塞具有较高诊断效能,需早期监测其各项指标水平变化,有助于降低术后血栓栓塞发生率。
-
单位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