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下降和肾功能恶化(worsening renal function, WRF)程度对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患者出院后1年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99例AHF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WRF轻重程度分为非严重的WRF(non-severe worsening renal function, nsWRF)组、严重的WRF(severe worsening renal function, sWRF)组和无WRF(no worsening renal function, nWRF)组。根据住院期间血浆BNP是否下降分为BNP下降组和BNP未下降组。BNP下降定义为出院或最后1次检测的血浆BNP与入院时相比降低≥30%。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病史, 入院时、住院期间和出院时的临床资料, 以及出院后1年的生存状况, 比较3组不同WRF程度AHF患者1年病死率和3组不同BNP状态、不同WRF程度AHF患者1年病死率, 分析住院期间BNP下降和不同程度WRF对A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的影响。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 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 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 患者1年全因死亡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399例AHF患者分为nsWRF组68例、sWRF组82例、nWRF组249例, 在出院后的1年内死亡86例(21.5%)。sWRF组的1年病死率高于nWRF组和nsWRF组[42.7%(35/82)比16.1%(40/249)、16.2%(11/6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94和12.28, 均P<0.001), 而nWRF组与nsWR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982)。住院期间BNP下降的nWRF组和sWRF组1年病死率均低于BNP未下降组[29.1%(6/55)比70.4%(19/27), 10.5%(17/162)比26.4%(23/87), χ2值分别为12.61、10.67, P值分别为<0.001、0.001]。住院期间发生nsWRF不增加AHF患者1年全因死亡风险(P=0.754), 但发生sWRF增加AHF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比值比=2.33, 95%置信区间:1.31~4.13, P=0.004), 住院期间BNP下降降低AHF患者1年全因死亡风险(比值比=0.36, 95%置信区间:0.23~0.55, P<0.001)。结论 nsWRF不会增加AHF患者的1年全因死亡风险, 而sWRF会增加1年全因死亡风险, 住院期间BNP下降会降低1年全因死亡风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