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门、澎湖等地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内战与中西冷战的中间地带。金门的前线诗歌,是台湾现代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前线诗人的书写,凸显了金门等战地的前线性,这不仅在于战争的真实性,还在于前线所独具的精神气质、道德姿态、社会批判性和反战意识等。战地诗人赋予前线的意义,部分来自意识形态和战时体制,但诗人却以前线与后方的框架取代了敌我的框架,前线经验由此转化为批判后方社会的资源。前线书写初期不乏对台湾当局政策的迎合,但也蕴含背离其政策的倾向。前线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他们内心的苦闷、对战争的疏离。诗人的非战心态,除了让诗歌走向抽象式玄想外,也表现为对日常生活的重新发现。诗人对战地日常的发现,以重新肯定生活细节的价值为主,但诗人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依然感到隔膜,这是前线诗人在重新发现战地日常生活时的局限性所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