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术前DSA损伤分级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手术组(45例)和DSA引导下脾动脉栓塞组(50例),常规手术组行开腹脾全切术,DSA引导下脾动脉栓塞组在DSA引导下行脾动脉栓塞术,分析两组与DSA引导下脾动脉栓塞组不同DSA分级的手术相关指标、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含量及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白介素10(IL-10)、促吞噬素因子(Tuftsin)水平。结果:与常规手术组比较,DSA引导下脾动脉栓塞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14 d,与常规手术组比较,DSA引导下脾动脉栓塞组CD3+、CD4+、CD4+/CD8+水平较高,CD8+水平较低(P<0.05)。术后14 d,与常规手术组比较,DSA引导下脾动脉栓塞组Ig G、Ig A、Ig M水平较高(P<0.05)。术后14 d,与常规手术组比较,DSA引导下脾动脉栓塞组PLT含量较低;与DSAⅢ级比较,DSAⅠ~Ⅱ级PLT含量较低(P<0.05)。术后14 d,与常规手术组比较,DSA引导下脾动脉栓塞组血清IL-6水平较低,血清IL-10、Tuftsin水平较高(P<0.05)。结论:于DSA损伤分级指导下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开展脾动脉栓塞术,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较小,且术中不会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不仅能降低患者的血小板含量,还能促使患者尽快恢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