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在我国全面展开,生态恢复力的评价成为指导地方生态修复措施的重要前提和支撑。省域层面上,由于各省包含的地域类型多样,准确构建评价模型、合理选择评价方法极其重要。以地域类型最丰富的甘肃省为例,基于甘肃省87个县域生态系统指标数据,综合运用Fragstats、ArcGIS及Geoda软件,对甘肃省全域及不同区域单元生态系统恢复力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对其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甘肃省生态恢复力指数均值为0.45,生态恢复力水平总体处于“一般”等级,地理分布上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逐步降低的空间特征;甘肃省生态恢复力莫兰指数(Moran’s I)为0.95,反映甘肃省生态恢复力有非常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呈现明显的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两极分化的空间集聚特征,高-高集聚主要出现在甘肃东南部,而低-低集聚主要出现在甘肃西北部区域。研究揭示了甘肃省当前生态系统恢复力水平及区域空间差异,并针对不同生态区域单位分别提出生态修复建议,以期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修复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
单位兰州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