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针足三里穴对SD大鼠酒精行为敏化及相关脑区神经肽Y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育红; 成爽; 郝伟; 张富强; 周文华; 贾福军; 许明智
来源:广东医学, 2013, 34(17): 2612-2615.
DOI:10.13820/j.cnki.gdyx.2013.17.001

摘要

目的探讨低频电针足三里穴对SD大鼠酒精行为敏化及中枢神有肽Y(NPY)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Hoshaw等的方法建立SD大鼠酒精行为敏化动物模型,以30 min水平活动度为观察指标,SD大鼠腹腔注射1.0 g/kg剂量的15%(V/V)酒精生理盐水溶液,连续14 d,每天同一时间注射,注射后立即放入自制测试笼中测定30 min水平活动度,此期间为行为敏化诱导期或形成期。随后连续戒断21 d,自由饮水与进食,此期间不给予腹腔注射酒精水溶液,为行为敏化转换期。转换期后,即用0.25 g/kg剂量的15%(V/V)酒精水溶液腹腔注射并测试30 min水平活动度,此为激发期或表达期;最后用SuperState软件采集水平活动度数据。最后处死SD大鼠取脑冰冻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相关脑区NPY表达的变化。结果酒精慢性处理可以诱导SD大鼠行为敏化,低频电针处理可以明显抑制这种行为敏化的表达,即捆绑组(在酒精激发实验之前连续6 d进行捆绑)SD大鼠水平活动度较电针组(酒精激发实验之前连续6 d进行电针处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酒精行为敏化SD大鼠终纹床核(BNST)、中央杏仁核(CeA)、CA1内的NPY阳性表达神经元数与正常SD大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低频电针足三里穴可以引起SD大鼠BNST、CeA、CA1内NPY阳性表达神经元数增加。结论低频电针足三里穴抑制SD大鼠酒精行为敏化的表达,这种作用可能与CeA、BNST、海马CA1区NPY的表达无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