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透液蛋白丢失的相关因素,并探讨腹透液蛋白丢失与CAP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腹透门诊随诊的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CAPD患者120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透析时间,测坐位血压,检测其24h腹透液和尿液容量、蛋白质、尿素氮、肌酐和患者空腹血清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素等指标。并通过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双侧颈动脉分叉处IMT的最大值作为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结果腹透液蛋白丢失与腹透患者的年龄、脉压差、血清白蛋白、尿素氮、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腹透肌酐清除率相关(P<0.05),其中年龄、脉压差和载脂蛋白A1是腹透液蛋白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37例腹透患者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其颈动脉IMT为(0.96±0.30)mm,对患者颈动脉IMT和24h腹透液蛋白丢失量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r=0.414,P=0.032)。将CAPD患者分为无粥样硬化组和粥样硬化组,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者26例(70.27%),其腹透液蛋白(6.16±2.43)g;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1例(29.73%),其腹透液蛋白(2.90±0.83)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4,P=0.01)。结论在腹膜透析患者中,腹透液蛋白丢失量与颈动脉IMT存在正相关,通过腹透液蛋白的测定,可能有助于预测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