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外周血和心包引流液中miR-3 187-5p与术后心房颤动(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POAF)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2年3月—5月在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行CABG的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65.6±8.2)岁。术后0 h(定义为患者从手术室返回重症监护室的即刻)采集外周血液和心包引流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mi R-3 187-5p水平,并收集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混杂因素。对miR-3 187-5p调控的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POAF发生率为40%。研究结果显示,术后0 h心包引流液miR-3 187-5p是POAF的独立预测因子。miR-3 187-5p预测的靶基因一共1 642个。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表明,miR-3 187-5p的靶基因富集在TGF-β、MAPK、Wnt等经典胶原代谢信号通路中,可能通过负性调控SMAD6等通路抑制因子激活胶原代谢。结论 本研究首次发现术后0 h心包引流液中的miR-3 187-5p是一种潜在的、新型的、无创的POAF预测因子,miR-3 187-5p可能通过调控TGF-β、MAPK、Wnt信号通路促使CABG术后早期胶原代谢失衡,心房中胶原沉积增加,进而引起术后早期结构重构,导致POAF的发生。研究结果为临床POAF的精准预测和预防提供了研究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