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室间隔缺损(VSD)致主动脉瓣脱垂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手术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参数变化并分析患者手术治疗预后情况。方法连续入选北京安贞医院于2011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间进行手术治疗的VSD所致主动脉瓣脱垂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及心脏超声参数,获取VSD的位置及大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瓣膜返流情况,并对手术情况进行汇总,对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力衰竭、再次手术)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位年龄9岁,年龄1~54岁,男性比例71.4%,NYHA分级Ⅰ~Ⅱ患者占80.9%,Ⅲ级患者占19.1%。心脏超声结果:中或重度主动脉瓣返流占42.9%(9例);VSD:6例(29%)膜周部缺损,15例(71%)为漏斗部缺损,其中干下型占52%,嵴内型占19%,大小中位数为11 mm。手术情况:6例患者进行主动脉瓣人工瓣置换术,2例患者进行主动脉瓣成形术,有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二尖瓣人工瓣置换及三尖瓣成形术。研究对象术后左心室大小均较术前减少,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无或者轻度返流者相比,中重度返流者年龄偏大、左室内径大、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及辅助机械通气时间更长(P均<0.05),但通过体表面积校正的左室内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有一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余半年随访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室间隔缺损所致主动脉瓣脱垂患者中以漏斗部缺损最为常见,手术治疗总体预后较好,但在本研究中出现中-重度主动脉瓣返流者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及辅助通气时间均较长,提示在未出现主动脉瓣返流前进行VSD手术对于这部分患者很重要。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