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作者:范宇; 沙冬梅; 沙马里牛; 兰建龙; 海来约布; 曲别军长; 阎新佳*; 刘圆*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22, 47(22): 6005-6019.
DOI:10.19540/j.cnki.cjcmm.20220323.201

摘要

白花败酱草Patrinia villosa在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的功用上是一味民间传统、运用广泛的中草药材,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可溶性糖等,营养价值丰富,在我国作为传统野菜食用已有两千年历史。1973年日本学者从日本产白花败酱草中分离出3种环烯醚萜类成分后,截至目前,已从中分离出黄酮类、环烯醚萜类、有机酸类、三萜类、苯丙素类、甾体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腹泻、抗菌、镇静、保肝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其黄酮类、皂苷类、苯丙素类、三萜类化合物等为其重要药理活性基础物质。由于历代医药古籍记载模糊、各地用药习惯不同导致药材使用混乱,药材质量无法控制,目前已有研究者采用黄酮类、有机酸类、苯丙素类、三萜皂苷类等化合物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研究。该研究依据前人对白花败酱草的研究成果,依次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方面进行归纳与概括,进一步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依据,为后续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