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耳揿针对急性胰腺炎腹痛缓解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耳揿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各疼痛级别的分布情况,NRS评分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前,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的占比与治疗组各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治疗组轻度疼痛占比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疼痛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NRS评分和hs-CRP、IL-6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NRS评分和hs-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耳揿针应用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中,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的腹痛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并能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有保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