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祝福》问世后有多种艺术形式,多个版本。比较其中有代表性的四个,会发现这四个版本就是四个时代的再现:1924年,鲁迅的《祝福》着力批判的固然有"有恶意的闲人",但更着力批判的是由无数个"无恶意的闲人"构筑起来的"老旧中国",矛头指向旧思想、旧礼教;1956年,夏衍编剧电影《祝福》则明显带有当时流行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路,矛头指向"剥削阶级";"文革"结束,1978年,越剧电影《祥林嫂》删除了1956年版本中明显的关于阶级斗争的情节,但对"愚昧百姓"的批判仍持审慎态度;2008年,越剧《祥林嫂》则全面恢复了对原著的理解,重新将批评的对象转向鲁镇那些"无恶意的闲人"。从这四种诞生于不同年代的《祝福》我们可以读出时代变迁的轨迹,正所谓读诗亦为读史。

  • 单位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