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刺槐种质资源的叶片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者:郭琪; 李秀宇; 董黎; 曹森; 冯玥; 孙宇涵; 文彦忠; 牛东升; 刘佳平; 杨志恒; 李云*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2019, 17(13): 4479-4487.
DOI:10.13271/j.mpb.017.004479

摘要

为揭示早期山西吉县国家刺槐良种基地收集不同刺槐种质资源的叶片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及挖掘其中优异的种质资源,从而提高优异刺槐种质资源保护及有效利用。以96份刺槐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调查刺槐的4个复叶性状及7个小叶性状,通过分析变异系数、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研究其叶片表型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1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7.521%~21.602%,均值为13.083%,多样性较丰富;复叶柄长与复叶长和复叶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小叶柄长与小叶长和小叶宽不存在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中前4个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582%,可以作为刺槐叶片性状选择的综合指标;聚类分析中,当平方欧式距离为10时,将所有材料分为6个类群,第Ⅲ类群在测定的4个复叶性状中为最优;在7个小叶性状指标中,第Ⅲ、Ⅵ类群的小叶长(LL)性状最优,第Ⅳ类群的小叶长/宽(LL/LW)和小叶柄角(PA)性状最优,第Ⅵ类群的小叶对数(LP)和小叶数量(LN)性状最优。以上结果对吉县宝贵的刺槐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日后刺槐叶片性状的改良和育种工作提供帮助。

全文